本文摘要:[摘取 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正在全方位反映出来。
[摘取 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正在全方位反映出来。国际原油价格正如跪过山车似的,从100美元/桶左右下降到最低位的147.27美元/桶,现又巨幅回升到50美元/桶左右。
市场的急遽变化,再行一次检验了炼油业所面对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研究和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炼油业的市场环境,对于有效地回避风险、提高产业竞争力具备十分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炼油业;SWOT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炼油企业经历了一轮国际油价宽幅轻微动荡不安的考验。上半年,因为国际油价的大大下跌,炼油企业还在巨额亏损中艰难度日。
谁料风云突变,由于受到忧虑世界经济衰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11月中旬的国际油价早已比7月份的147美元/桶最高价暴跌了近2/3。油价暴跌对炼油业毫无疑问是受到影响,它使原本的高成本压力减低。但是,这种波动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构成的,其实际情形远非如此。本文白鱼对我国炼油业面对的市场环境不作深入分析。
一、我国炼油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沦为世界上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7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约3.8亿吨/年。
全国共计规模炼油厂150多家,其中有两家企业炼能超过2000万吨/年,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所属的沈阳石化、中国石化所属的镇海炼化。还有10多家炼油企业的生产能力早已超过或相似千万吨规模。自2002年以来,尽管国内原油产量快速增长较慢,但我国石油产品市场需求维持持续增长。
在进口原油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炼油生产仍然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以确保国内市场对成品油的市场需求。2007年原油加工量3.27亿吨,同比快速增长6.6%。
汽油、柴油、煤油和航空煤油等四大类成品油产量已约2.02亿吨,表观消费量1.99亿吨,国内成品油供需基本均衡。 随着重新加入WTO后过渡期完结,我国炼油业早已转入全面对外开放期,部分外资开始转入炼油和油品杂货零售领域,我国炼油业的竞争,从过去以国有控股公司为主导、民营公司为辅助的二元格局,过渡到有外资参予的三元格局,使得投资主体和竞争主体经常出现多元化。
转入“十一五”规划期以来,国家制订了《炼油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增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预计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超过3.7亿吨,追加原油加工能力大约9000万吨/年,(还包括新建和原先企业的改建),同时出局2000万吨/年领先生产能力。减缓技术变革,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程度,构成20个左右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加工能力占到全国总能力的65%,保证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炼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完备二次加工设施装置、专责区域均衡,逐步提高炼油布局。
适应环境原油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运输方式多样化特征。优化原油资源配置,提升加工进口含硫原油能力,减少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洗手产品生产装置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严苛、汽车尾气废气标准的提升、油品的清洁化发展趋势的更进一步强化,炼油企业减缓二次清洁生产装置的建设步伐、减缓装置结构与产品市场需求的一致性的趋势,已沦为炼油企业改建的目标。对于炼化企业,构建炼油——乙烯一体化、炼油——芳烃一体化、其他副产资源区域性集中于加工的先进设备和集约化发展模式已获得共识。
期间,各地方炼油企业的发展也正在转入集约化阶段,部分企业已展开或正在展开重组,同时也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引人注目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模式。 2008年,我国的炼油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市场洗礼。首先是自年初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到7月份国际期货市场缔造147.27美元/桶历史天价,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因为作价机制与宏观调控等多种简单因素影响一直没能与国际互通,炼油企业亏损相当严重。此后,随着华尔街金融海啸呼啸而过,短短将近4个月,油价从高位急遽行踪,甚至暴跌50美元/桶,到10月份,部分炼油企业早已逐步走进亏损的阴霾。
但是,作为石化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炼油业也不有可能做独善其身。 二、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炼油业市场环境分析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当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还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金融危机对我国炼油业的影响究竟如何?我们使用SWOT分析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展开综合和总结,进而分析炼油企业的优劣势、面对的机会和威胁等。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以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为主体的炼油业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了相当大提高。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结构的调整,炼油企业的经济规模有了相当大提高,平均值超过560万吨/年,相似世界平均水平的规模。
通过改扩建构成了湛江、镇海、齐鲁、天津等一批炼化一体化基地,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很大提升了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 2 市场南北全面对外开放 一方面,自从重新加入WTO以来,我国炼油业从堵塞南北对外开放,众多企业“回头过来”的步伐大大减缓,早已全面带入全球产业链当中;另一方面,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化的竞争格局更进一步发展。2008年以来,众多国际资本在我国减缓了投资速度,表明了极强的信心,且完全一致共创于炼油细分产业上。
如壳牌、卡塔尔与中石油,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中石化签定了合资创建炼化企业的意向合作等。他们重视的就是我国成品油价格渐渐与世界实时、国内石油消费持续减少的趋势。并且,外资石油公司也将在我国炼油的布局划入各自的总体战略之中。同时,内资企业如中海油向中下游伸延,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减缓业务改变,转入炼化领域的国有企业数目日益减少。
地方炼油企业、民营企业在开放政策反对下也逐步发展壮大。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 炼油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竞争激化 转入“十一五”时期,国内炼油能力快速增长,随着1000万吨/年青岛大炼油、1200万吨/年惠州炼油厂等一批特大型炼油厂的陆续建成投产,2008-2009年,国内将追加5400余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并最少将不会构成2500余万吨的汽柴油追加产量,从而彻底改变汽柴油供不应求的状况,甚至不会经常出现因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而构成一段时期供大于求的局面。生产能力不足必定造成国内相当多的炼厂缩减加工量较低负荷运营。
与此同时,韩国、新加坡等周边邻国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也不会更好地涌进我国市场。市场中将涌动着更加充足而廉价的流动资源,从而夹住成品油以及化工原料产品价格的暴跌和持续下滑,众多炼油企业将被迫面临更加轻微的市场竞争。 2 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显著 由于我国的炼油业务跟上较早,无论是规模、炼油技术、加工成本等方面与国际先进设备水平不存在非常差距,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只相等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的水平。欧美日等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强化了对先进设备技术的掌控,利用其在知识产权维护和标准化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对我国炼油业的关键技术的制约和掌控。
除部分大型炼油企业外,国内炼油企业与世界先进设备水平比起,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两乏(能耗、物耗)”低、产品质量等级低,差距较小。而且,各炼油企业之间的生产水平也很不均衡,整体竞争力较强。
此外,国内炼油销售企业还将面对涉及政策变化带给的压力。成品油零售市场、批发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使得国外大石油公司转入国内成品油流通环节沦为现实。
而在油源被独占和政策的高门槛面前,民营炼油企业的处境面对艰苦的决择。
本文来源:永旺彩票Welcome-www.cm385qe.cn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